3月25日,演员张少华亲属通过其微博发布讣告,证实其与年3月23日上午11时10分因病在京去世,享年75岁。
讣告中显示,自年9月至今的10年间,张少华深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困扰,多次住院治疗消息一出,便登上热搜张少华的不少形象都让网友记忆深刻。她从年开始涉足荧屏年因在电视剧《秘密》中的演出获得了第十一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女主角此外她的代表作还有《我的丑娘》、《大宅门》《常回家看看》、《重案六组1》、《娘道》、《铁梨花》、《武林外传》……
很少有人知道的是,这么多年以来,张少华一直都在和病魔作斗争。早在去年她的微博视频里,能明显感觉到她并疾病折磨消瘦不少。
关于慢肺阻
“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近年来,我国慢阻肺患者数量正不断上升。据相关数据显示:在老年人群疾病负担最重的前15个疾病中,慢阻肺位列第三,仅次于缺血性心脏病和脑卒中。慢阻肺已成为我国第三大常见慢性病,但相较于其他疾病,大家对于慢阻肺的了解更少。
慢阻肺全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英文名字叫COPD,是呼吸科最常见疾病之一,是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受气管炎症的影响,得了慢肺阻的病人会出现如活动后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等临床症状。除了呼吸系统的改变之外,慢肺阻有肺外表现,如心脏病、消化系统疾病,而合并病症存在同样会影响慢阻肺的进程。
慢肺阻的治疗
对于慢肺阻的治疗,目前的一致目标就是控制病情发展,提高生活质量,但目前很多人对于这种疾病的治疗上还存在许多误区。
1、并不重视肺功能检查对于慢阻肺的诊断而言,肺功能检查是十分重要的,然而目前我国仅9.7%的成年人、12.0%的慢阻肺患者曾经接受过肺功能检查;即便在自述有慢阻肺病史的人群中,检查比例也只有55.8%。
对于肺功能检查的忽视,导致在慢肺阻的诊治上存在许多“漏网之鱼”。很多人在发现的时候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对于40岁以上有“长期吸烟、活动后气急、咳嗽咳痰等相关症状的人,应当尽早进行肺功能检测,确认是否已患上慢阻肺。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2.症状缓解之后不坚持用药
很多人在得了慢肺阻之后,症状稍有缓解,就认为可以停药或者断断续续吃药了,实际上,对于慢肺阻的治疗,坚持长期规范用药十分关键。即使症状有所缓解,但仍有加重的可能,绝对不可擅自停药。
3.不注意自我习惯的改变
相关数据显示:90%以上的慢阻肺患者吸烟或者被动吸烟史。并且吸烟时间越长,吸烟数量越大,慢阻肺的发病率也就越高。除此之外,厨房油烟的吸入也会对鼻、眼、咽喉黏膜造成较强的刺激,长期吸入可能会导致慢阻肺。
很多人在确诊长期用药之后,并不注重自身习惯和环境的改善,该抽烟还继续抽,对于厨房油烟也毫不在意,长期以往,及时规范用药,自身的病情也没有任何改善。
实际上,许多早期的慢阻肺患者没有明显的症状,但初期的肺功能会迅速下降。会出现反复的咳嗽、咳痰,随着病情加重,还有出现喘息、呼吸困难的症状,稍微运动就会气喘。一旦出现“咳、痰、喘”情况,不要不以为意,尽早检查治疗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