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切开术后气道阻塞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上海120提醒喜迎虎年,也要警惕五大春 [复制链接]

1#

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也是各类急症和意外事件频发的时段。聚餐增多、大量饮酒、低温受寒和情绪波动都容易导致疾病的发生。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提醒市民,节日期间须警惕五大“春节急病”。

酒精中毒

春节期间,亲朋好友聚餐免不了推杯换盏,如不加节制,往往饮酒过量。轻者面红耳赤,行为粗鲁,恶心呕吐,进而胡言乱语,步态不稳,重者不省人事、休克,甚至发生呼吸麻痹而死亡。某些患者在服用药物的同时饮酒,则加重酒精蓄积,导致中毒。

对于神志清醒恶心呕吐者,应该停止饮酒,充分休息,常可自行缓解。对于神志不清的患者不可喂水,如发生呕吐,需要改变患者体位,保持侧卧姿势,清除口腔内容物,避免窒息。尽快送医,以免延误抢救时机。给予患者保暖,防止因酒精使皮下血管扩张而导致的体温过低。如果患者意识丧失,呼吸停止,应立刻进行心肺复苏。

如果暴饮暴食后出现上腹或左上腹痛,并向左腰背部放射,同时有发烧、恶心、呕吐,并有脉搏细速,甚至血压下降等休克症状,可能发生了急性胰腺炎,医院。饮酒前后服用头孢类,甲硝唑等药物,会引起双硫仑反应,即药物抑制乙醇代谢导致的一系列酒精中毒症状,如皮肤瘙痒、药疹、呕吐、腹痛等,严重者会出现呼吸困难,心跳加快,甚至心律失常危及生命。

心脏病发作

春节期间家人团聚,常常会有助兴节目,比如打牌、搓麻将等,输赢之间容易情绪波动,导致血压升高、心跳加快,可能突发心脏病。这时患者会感到胸部中央不适,有重压感、挤压感、胀满或疼痛感并持续几分钟以上,不适感也可能出现在上半身的其他部位。如一只或两只手臂、后背、颈部、下颏或胃部。同时也会有气促、冷汗、恶心或头晕目眩等症状的出现。需要及时就医。

如遇心脏病患者发病,应尽快拨打,紧急送至具医院进行治疗。等待救护车期间,务必保持患者情绪平静稳定,同时限制活动并休息,减轻心肌耗氧量。保持空气流通,松解紧身的衣物,可以适当吸氧。如果患者无阿司匹林过敏史、无严重出血,也没有脑卒中表现,可给患者嚼服毫克阿司匹林。如果患者意识丧失,且呼吸停止或呈濒死样呼吸,应立即对其实施心肺复苏。

脑卒中

春节团聚时老年人因情绪激动、作息不规律和疲劳等都会使血压上升。同时饮食过于油腻、过量饮酒和天气变化等都会使脑卒中发生的概率大大增加。脑卒中也就是中医所说的“中风”,是由于大脑血管堵塞或破裂,脑组织得不到血液供应而受损,出现肢体无力和语言障碍等症状。如果在几小时内得到治疗,可以减少损伤并提高恢复概率。所以快速识别脑卒中征象并及时获得救治对患者非常重要。

对于意识清醒者可以使用fast方法识别脑卒中。fast分别代表面部(face)、手臂(arm)、言语(speech)和时间(time)。“f”指面部下垂,一侧面部下垂或麻木;“a”指手臂乏力,一侧手臂乏力或麻木;“s”指言语困难,言语含糊不清;“t”指如果患者出现上述三项中任何一项,即可能发生了脑卒中,请用最短时间拨打送院诊治。

等待救护车期间,让患者平躺,解开衣领和腰带,尽量不要移动病人头部和上身。如发生呕吐,需要改变患者体位,保持侧卧姿势,清除口腔内容物,保持气道通畅。如果患者意识丧失,且呼吸停止或呈濒死样呼吸,应立即对其实施心肺复苏。

气道异物梗阻

春节期间聚餐增多,特别是上海老人喜食汤圆、团子等甜糯食物,或者大块肉类,可能发生食物阻塞气道导致窒息,原来有中风史伴有吞咽困难的老人更容易发生。气道异物梗阻时,患者会出现咳嗽困难,不能发声,进而由于缺氧导致呼吸困难、面色潮红,口唇青紫等表现。

此时运用腹部快速冲击法(哈姆立克法),有助于解除意识清醒的成人及1岁以上儿童窒息。具体操作如下:施救者一手握拳,将拇指侧紧抵患者腹部,位于脐上和胸骨下的腹中线上,另一只手抱拳,向上向内快速冲击患者腹部。如果急救过程中,患者失去反应,应立刻实施心肺复苏;解除医院检查是否有冲击造成的腹部损伤。

烧烫伤

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烧伤、炸伤时有发生。轻者出现皮肤发红、灼烧感明显,可能伴有单一水泡。重者皮肤红肿、疼痛剧烈并伴有大量水泡,如果伤及真皮层可能导致疼痛感消失,皮肤焦痂或皮肤蜡白等表现。此时需要以下急救方法:

1.冲:立即用冷水冲洗或浸泡伤口10分钟以上,直至疼痛和灼热感消失。躯干及其他部位可用湿毛巾冷敷。

2.脱:确定伤处冷却后,小心清除伤口衣物或佩戴物,必要时用剪刀剪开。

3.泡:对于疼痛明显者可持续浸泡在冷水中10至30分钟。

4.盖:用敷料遮盖伤处,注意避免胶布粘连伤口。也可用清洁的保鲜膜作为敷料。

5.送:呼叫医院治疗。

炸伤的伤口如果有出血,应及时止血包扎。如果伤者咽部疼痛,声音嘶哑,需警惕呼吸道烧伤,应注意保持气道通畅,并及时清除气道分泌物。不要涂抹酱油,牙膏之类所谓“偏方”,这可能造成伤口污染。现场不建议挤破水泡,暴露伤口容易导致感染,应交由医生酌情处理。

    

栏目主编:顾泳

    

本文作者:侍佳妮

    

文字编辑:侍佳妮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