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界和武林有很多的相似之处,都是充满血雨腥风、刀光剑影,我们可以把医学界称之为医林。不同之处在于武林中人都是伤人、杀人,而医林中人讲究的是救死扶伤,救命治人;武林中有一招毙命的绝世武功,而医林中也有一招救命、起死回生的活人之术。作为医林中人,我为大家介绍一种简单实用,人人可学的紧急救护技术,胸外心脏按压术。
胸外心脏按压是心肺复苏最核心的技能,不需要任何辅助设备,简单易学,对心跳呼吸骤停的病人,往往有起死回生的效作用。
心跳呼吸骤停是指心脏停搏,呼吸停止,就是平时老百姓所说的假死,如果任由发展下去就是真正的死亡。造成心跳呼吸骤停的原因很多,比如心脏病、中风、溺水、严重外伤、电击、药物中毒等等,离我们的生活也并不遥远。统计数据显示,心跳呼吸骤停如果超过十分钟以上,就再无抢救成功的可能,需要及时抢救,且施救越早,存活率越高,有后遗症的比率越低。所以要求一旦发现,由第一目击者立即抢救。这就在理论上要求人人都掌握心肺复苏术,因为任何人都可能成为第一目击者。而实际情况是,在中国掌握心肺复苏急救技术的人少之又少,跟发达国家相比差的不是一点半点,这也是中国出现意外事件时死亡人数往往比发达国家高很多原因之一。
包括心肺复苏在内的紧急救护是一套系统的知识体系,如果没有医学基础的人接受规范培训需要耗费比较多的时间才能掌握,这在执行起来有一定的难度。笔者是临床医生,紧急救护培训师,总结这些年我做紧急救护培训的经验,在这里我教大家一个简单易学的方法,以期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大家能手到擒来,用之即效。
传统的急救培训强调心肺复苏,即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并重,而实际情况是人工呼吸容易引起普通人群的担忧,甚至成为人们出手施救的障碍,并不适合非专业急救人员。最新研究表明,单纯的胸外心脏按压和传统的心肺复苏有同样的价值。所以对于普通人着重强调胸外心脏按压,可以忽略人工呼吸。具体如何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我总结了一段口诀,这样大家可以当作武功秘籍一样来记,更容易记住。
这段口诀里包含了紧急救护的注意事项,胸外心脏按压的具体位置、动作要领、频率、幅度和时间,为了保持心肺复苏的完整性,仍然涵盖了人工呼吸的内容,但重点是胸外心脏按压。
这句主要是说的实施紧急救护的注意事项。安全,指的是环境安全,对别人进行施救,首先要保证自身的安全,如果盲目施救可能会造成更大的损失。比如因对为高速公路交通事故进行救援,而造成二次事故的例子不在少数,这样就得不偿失了。呼救,是指发现有人心跳呼吸骤停后要及时呼救,这里呼救包括寻求周边人员的协助和呼叫医疗专业帮助-,拨打急救电话最好是由身边的人来完成,如果现场除了患者之外只有施救者一人在场,那就由施救者完成。气道通,是指在施救过程中要保持患者气道通畅,如果口腔有分泌物、血液、异物等堵塞,要进行清理。
这句话是强调胸外心脏的按压的位置。开始胸外心脏按压前肯定要先找准位置,体表解剖定位是胸骨中下段1/3处,直观描述就是两乳头连线的中点,用这种方法定位要简便更多。
这一句是说胸外心脏按压的动作要领。双手重叠,一手掌根与胸廓接触,肘关节伸直,用身体重力垂直下压。可以左手在上,也可以右手在上,在按压过程中为了缓解手部的疲劳可以交换双手的位置。
这句说的是按压的频率和深度问题。按压频率:次/分(钟),按压深度:胸廓下陷4-5cm(公分),每次按压的力量都直接作用在胸骨上。对于初学者来说频率不好掌握,是因为在没有计时器辅助的情况下凭感觉时间不好精确,可以用一种简便的方法计时,读四个数接近一秒,比如1、2……这种计时方法是紧急救护时比较常用的方法。
这一句是主要是针对人工呼吸。卅是30的汉字写法,按卅吹二是说胸外心脏按压30次,紧接着做人工呼吸2次,做口对口人工呼吸时要捏住患者的鼻子往患者嘴里吹气。前面已经说过,非专业急救人员这个环节可以省略,知道有这回事就行。
这一句说的是胸外心脏按压的持续时间。因为我们所说的均是院外急救的内容,在病人心跳、呼吸恢复之前要一直持续到专业人员到来为止。等到人员到来后,剩下的就是就是他们的专业工作了,而你的任务也就完成了。
按照以上的口诀操作,基本可以安全顺利的完成胸外心脏按压。俗话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如果每个人都能掌握基本的急救技能,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都能出手相救,就能达到互相救助,利人利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