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根香蕉
竟然是导致一个一岁多的孩子
进入ICU的“罪魁祸首”!
幸得5名医生接力做心肺复苏
轮流按压次
这位男童在停止心跳30分钟后
最终奇迹般地恢复生命体征!
事情到底是怎样的?
小编马上带你一看究竟
意外:半根香蕉让孩子哭不出声音
3日傍晚,王女士用婴儿车推着15个月大的儿子小志(化名)外出散步。
晚上7时30分左右,路过水果摊时,王女士想起小志这几天排便不是很好,就给他买了几根香蕉,顺便拿起一根剥了皮递给他吃。
想着香蕉太大,孩子抓不稳,吃起来也不方便,王女士还特意吃了几口,留下一小段给坐在婴儿车里的小志吃。
走着走着,王女士突然发现婴儿车里的小志有些挣扎,于是她停下里查看。没想到,小志竟然是被呛住了,哭又哭不出声音,样子非常痛苦。
王女士赶紧把小志抱起来,翻过来在背上拍,但是又拍不出,小志的动静越来越小越来越小……
因为紧张和着急,王女士顿时没了主意,在路边哭了起来,也没记得拨打急救电话。直到有位路人提醒可以到附近一家诊所求救,她才马上将孩子送去。
王女士说,送小志到诊所后,诊所的医生也做了一些措施,但是告知她心跳呼吸都不好了,诊所没办法处理,医院抢救。
虽然拨打了急救电话,但未能等到救护车来到,王女士就自己抱着小志,叫了一辆“摩的”,朝医院开去。
抢救:医生接力心肺复苏30分钟
小志被送到广东医科医院(顺德区妇幼保健院)时,是晚上8时08分。接诊的医生发现,小志浑身瘫软,面色发黑,已经没有了意识,心脏也已经停止了跳动。
时间紧急,急诊科医护人员第一时间进行了气管插管、心肺复苏等抢救,PICU主任邓明红也第一时间赶回指导抢救。
在做心肺复苏时,胸外心脏按压除了是个技术活,也是个体力活。为了达到最好的抢救效果,现场5位医护人员轮番上阵。
10分钟过去了,小志仍然没有生命迹象。此时,小志的家人都以为没有希望了,不禁痛哭起来。
然而,现场的医护人员没有放弃,不停地继续着心肺复苏。
又一个10分钟过去了,眼看再一个10分钟又要过去了……突然,小志的心脏出现了微弱的跳动,一线希望燃起!
医生:预后不容乐观
心脏复跳后,小志被送进PICU进一步救治。在PICU里,该院迅速组成了专家团队对小志进行救治,并通过纤维支气管镜明确了小志气管里的位置,成功取出了一块较为完整的香蕉。
虽然心跳有恢复,异物也已被取出,但小志还处于昏迷中,不能自主呼吸。“情况很不乐观,缺氧时间太久了,这对孩子全身器官的损害非常大,一般来说呼吸心跳停止4到6分钟没有得到及时抢救,后面的成功率就很低了,即使奇迹发生孩子醒来了,后遗症也会比较严重。”邓明红说。
邓明红建议,给幼儿喂食水果等食物时,家长不能大意。“太小的孩子吃水果,最好要处理成果泥、果汁或者是切成小块,而且最好让孩子安静着吃,不讲话,不哭闹,更不要边走边吃。”
而万一真的发生意外,家长要第一时间拨打急救电话,同时做一些有效的急救措施。“高质量的急救措施,比如正确的海姆立克急救、有效的心肺复苏等,都将为医护人员的救治争取更多的时间。”邓明红说。
△儿童重症医学科医生在观察男孩生命体征
孩子异物卡喉时的正确处理方式
气道异物如何及时发现
一旦孩子吃了坚果类如花生、瓜子等小而硬的食物,或者玩小件玩具、物品后出现呛咳、憋气、面部青紫时,我们就要高度警惕,要仔细听孩子呼吸音是否变粗,有没有喘鸣。
有的孩子误吞异物时我们不在身边未能及时发现,或者异物较小,呛入时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这种情况虽然当时没有明显的征兆,但是孩子不久就可能出现持续的顽固性咳嗽、发热、脓痰等症状,经过药物治疗反复不见好转的,就要怀疑气道异物的可能!
当孩子出现,无法咳嗽,不能说话,或脸色发青几乎无法呼吸时,即可确认为异物卡喉。
△气道异物梗阻典型表现
气道异物梗阻的严重性
被噎住之后的5分钟内,是抢救的黄金时间。
脑循环缺氧只要超过几分钟,就可能造成脑神经系统的永久性伤害。
幸运的话会抢救过来,而抢救不及时,可能出现脑瘫、植物人、甚至是死亡。
现实情况是,当噎食窒息发生时,专业急救人员基本很难在几分钟内赶到现场。
这时,第一时间要做的就是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挽救宝宝宝贵的生命。注意,如果可以呼吸、哭泣、说话或仍能咳嗽,则不应该实施海姆立克急救法(比如鱼刺卡喉,能呼吸,能说话,这种情况不需要使用)。
海姆立克急救法
我们每个人,都应掌握「海姆立克急救法」,关键时刻能救命,甚至是挽救生命最后的机会!
1.一岁以上儿童及成人,采用上腹部冲击法(即海姆立克急救法)
①在背后,双手放其上腹部(肚脐以上两横指),一手握拳,另一手包住拳头;
②双臂用力收紧,快速往后上方冲击;
③持续几次挤按,直到气管阻塞解除或失去反应(若失去反应,则采用心肺复苏法)。
01:12△1岁以上儿童及成人,海姆立克急救法
2.一岁以下的婴儿,应采用背部拍击和胸部冲击相结合的方式
因为这时候的婴儿肝脏尚有一部分在肋下,如果采用上腹部冲击法很容易受损。
①背部拍击5次和胸部正中,乳头连线下缘按压冲击5次,交替进行;
②直到异物排出或失去反应(若失去反应,则采用心肺复苏法)。
△1岁以下婴儿,海姆立克急救
3.气道梗阻、失去反应的儿童,采用心肺复苏
将孩子平放在地板上,实施心肺复苏的急救。
如身边有其他人,其中一人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另一人立即实施急救。
①儿童(成人)心肺复苏胸外按压的部位为胸骨下段,两乳头连线正中心,男女相同。胸外按压速率是至次/分钟,进行30次按压。
②开放气道(压额头、抬下巴)。
③及时检查口腔是否有异物排出,有的话,小心移除。
④没有异物的话,则人工呼吸2次。如此反复,尽可能避免胸外按压中断。
这时,如身边没有其他人,则在做完5组后,自己拨打电话,之后继续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按30:2的比例,如此反复,等待急救人员的到达。
其中,儿童胸外按压幅度是5厘米,成人胸外按压幅度至少5厘米,不超过6厘米,1岁内婴儿按压深度大约4cm。
△1岁以下婴儿,心肺复苏急救法
*视频内容为婴儿心肺复苏急救演示,1岁以上儿童心肺复苏动作略有不同。1岁以内婴儿,双指按压;1岁以上儿童,单手或双手按压。
错误救治方法
很多家长在危险发生时,用一些错误方式救治宝宝,而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1.吞咽
一旦宝宝发生异物卡喉,不能用吞咽的方式。因为异物更容易从食管的第一个狭窄深入到第二个狭窄,危险更大。发生任何异物卡在喉咙时,我们要想到的第一处理方法永远是如何拿出来,而不是咽下去。
2.拍背
并不是所有的情况都可以通过拍背来帮助咳嗽将异物排出,有的时候孩子会条件反射的大声咳嗽,站着拍背极有可能打乱他的节奏,反而让异物更加深入,增加危险性。
容易卡住的东西
1.各类果冻
果冻有张力容易变形,很容易被吸入气道。
2.麻花、糖果
不好咬的食物,容易噎住喉咙。
3.鱿鱼丝
纤维过长,咬感过硬的零食,不适合孩子吃。
4.花生酱
粘稠度过高,不适合孩子吞食。
5.坚果类
体积小,小孩可能来不及咀嚼就吞食下咽。
6.小巧水果
小巧圆形但里面带核的水果不适合孩子吃,如龙眼、葡萄、樱桃等。
7.多纤维蔬菜
纤维多且不易咬烂,如芹菜、豆芽。
8.大肉块
大块的肉块孩子无法咬烂,强行吞入很容易噎到。
9.长面
太长的面条容易被孩子以吸食的方式食用,容易噎到。
10.多刺的鱼
给孩子食用鱼,应选择刺较少的鱼类烹煮。
除此之外,关于宝宝卡喉窒息,美国儿科学会也给出了预防建议:
1.不要给宝宝吃硬而光滑、需要彻底嚼碎的食物
一般4岁前的宝宝无法很好掌握咀嚼技能,可能将食物整个(块)吞下。
2.不要给宝宝吃圆形、较硬的食物(火腿肠、胡萝卜片等),除非提前切碎的。
家长需要把食物切小或捣碎(每块不超过1厘米),并鼓励宝宝在吃的时候彻底嚼碎。
3.宝宝吃饭的时候注意监督。
不要让其在玩耍或奔跑时吃东西。不要过于催促宝宝快吃食物。教育宝宝笑或说话前,一定要彻底嚼碎并先咽下所有食物。
4.不要给宝宝嚼口香糖。
来源:珠江商报记者林晓格、广东医科医院
编辑:李健晴